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郓城信息港 > 网站新闻 > 社会新闻 >  郓城县“乡村记忆馆”留住浓浓的乡愁

郓城县“乡村记忆馆”留住浓浓的乡愁

发布时间:2014-04-10 00:13:39   来源:大众日报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郓城县张营镇小屯村的剪纸比赛吸引了村民前来观看

初春的郓城县南赵楼乡六合苑新村,风光格外秀丽,一条河流穿村而过,两岸碧柳依依。一边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槐、石碾、石磨,一边是漂亮精致的现代化小洋楼,历史与现代的记忆,在这个静谧的乡村里得到了完美交融。“老碾、老磨不能丢,她是我们困难时期拼搏的见证,留住她就是留住了村庄的根。”六合苑新村党支部书记谭明星介绍说,“有了新景观不忘老物件,这是村里老人们的集体意愿。”
  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,郓城县不忘保留住记载历史的老物件,让独特的地域文化得以延续。
乡村记忆馆里的
“艰苦奋斗史”
  清明小长假,从北京赶来祭祖的刘思全怎么也没想到,建设一新的故乡刘楼村还设有乡村记忆馆,一架纺车、一个木耧都勾起了他浓浓的乡情记忆。
  黄集乡刘楼的乡村记忆馆以实物和图片形式为主,反映了本村特色文明乡风、道德先进人物和近60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,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在自家门口自我教育、自我激励的场所,还能使土生土长的农民从中获得荣誉感和自豪感。村支部负责人表示,乡村记忆馆不仅是刘楼村文化的传承地、乡风文明的弘扬地、新型农民的培育地,也为子孙后代寻根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。
  “下次来,一定带着孩子到这个乡村记忆馆受受教育,让他知道他的根在哪里。”刘思全感慨地说。
  而张营镇小屯村则注重村塘、菜园建设,留住乡村记忆。许多村道两边没有铺上水泥、生态砖,而是让土坡自然生长野草,其间再种上一些遮荫树、果树。去年,小屯村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同时,许多老人还提议,把村落变迁、族谱家史、乡贤名士、新农村建设等珍贵资料收集起来,汇编成册,同时建起文化长廊,在村委会办公楼或祠堂中以图板的形式进行集中展示。
  谈起建文化长廊的初衷,富有朝气的新任村支部书记李运法很是感慨:“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城市里学习或工作,离村庄越来越远。我希望年轻人回家时,能了解小屯村的根在哪里,了解村民们奋发图强、艰苦奋斗的历史印记。”
  近几年,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崛起,郓城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,很多乡镇和农村的平房变成了楼房,土路变成了水泥路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住进楼房的年轻人却把父辈艰苦奋斗的传统给丢了,甚至有些人争开好车、花钱大手大脚比阔气。
  “人富了也不能忘本。这些富起来的村子,有的是靠农民白手起家率先发展起来的,有的是靠地下煤炭资源,还有的是靠国家有关部门扶持发展起来的。多年来我国扶贫的根本经验就是注重扶志,现在有必要重提文化是号角是鼓声、是旗帜是火炬,帮助农民找回奋发图强、迎难而上的血性和胆魄,让农民振作起来,让农民充满自信!”张营镇党委书记黄守江如是说。
于楼村的变迁
靠文化留住人
  城镇化的关键在于留住人,让人生活得幸福、舒畅。一些地方虽然建起了楼房,但住的人少,甚至有的成为空城、鬼城。
  和很多村庄一样,黄安镇于楼村在新型城镇化之前,几近空心。年轻人大多拖家带口离开这里,只留下空巢老人,土地撂荒,村庄凋敝严重。2008年,于楼村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全省水平,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占70%,农业收入占30%。
  今天走进于楼村,再也想象不出五年前的惨淡,整齐的乡村水泥小路,独具特色的鲁西南民居,配套齐全的幼儿园、学校、卫生所、商场,整个村庄像一座花园。于楼村的环境改变了,村里人的心气也高了,腰板挺直了。2013年,于楼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0000元大关,超过全省人均水平,大量外流的人口又回来居住、创业。
  是什么样的力量,能够唤起一个村庄的灵魂?是什么样的力量,让村民回流、人心思齐呢?老支书于文卿感慨说道,保留文化是根本,发展经济是关键。如果没有集体意识,我们村不可能发展成为木材专业村。我们请来省城专家来规划建设,把村里有200多年历史的于家祠堂保留下来并加以修葺,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。城镇化不能盖起了楼房,却丢了文化这个根。有了文化这个根,就能把年轻人留下来,继续发展。
  注意保护能代表乡村记忆的文化符号,如一座祠堂、一块石碑、一棵古树、一座戏台甚至一套碾盘等,这些都是故乡人的精神家园,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支柱。今年76岁的徐义军从小就生活在于楼村,是村子发展的见证人。他说:“我的一些孩子前些年也在外面打工,平时也没啥娱乐的,就是为了多挣俩钱,日子其实过得很苦闷。现在村里的文化活动多起来了,各方面配套设施也齐全,孩子们又回来了。毕竟,根在这里。”
  郓城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王秀忠说,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,就是要抓好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,实际上就是农村文化的建设。而乡村文化,地域性强,有深厚也有薄弱,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作用——凝聚人心,劝人向善,追求宁静、自娱自乐生活等特性,对农民有着天然的吸引力。
新城镇传承老文化
  “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,不但没有损毁‘老东西’,还加强了保护和修缮,让‘新城镇’传承了‘老文化’。”郓城县文体局局长周国栋说。
  该县坚持“建新”与“护老”同时进行,一处处新居平地而起,一处处古建筑被精心修缮,一个个原村名继续使用。他们还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,为状元张楼、魏路口魏希徴故居、夏林古建筑群等原有的和新查出的60多处村庄古建筑挂上“重点保护”牌,在新村选址、规划和施工时予以保护。
  到目前,郓城县计划合并和正在建设的198个新社区中,有185个沿用了老村名。特别是对一些有传说、有来历、有故事的村名,像唐塔、八里河、黄泥岗、随官屯等,都被保留沿用。
 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建筑,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。该县组织文化旅游专家组,对随官屯(佀楼)、张营(以小屯为中心发展农家乐、鳄鱼潭)、黄堆集(黄泥岗旧址、白胜卖酒处)、宋江河湿地(东溪村、西溪村)、宋江湖(冷庄与宋江河贯通两边的生态农业规划)、李集(灵罗山庙会)、张鲁集(状元张楼)、水堡(仿宋一条街、宋江故里碑、水浒纸牌、农家乐、宋江故里)等乡镇的旅游资源分别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,编制出郓城乡镇旅游总体规划,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、具备文化的内核。
  挖掘老文化,繁荣新生活。郓城重新组建频临失传的抬阁队,恢复起扬琴社、落子队、琴书团、舞龙队、腰鼓队、戏曲队、小品队等,通过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内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满足新型城镇化后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,在发扬各自传统文化的同时,自觉吸收新的文化元素,丰富完善新文化的普及。

■书记点评 传统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“魂” 郓城县委书记 王永华
  城镇化“化”的是农民,拆掉的是破旧的危房和沉闷的居住环境,绝不是消灭传统文化。让农民过上城镇生活,乐享新文化是我们的追求。对于那些新型社区和保留的村庄,必须保存好传统文化建筑、历史资料和物品,把新型城镇建设成为文化个性鲜明的精神家园。
  传统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“魂”。近年来,郓城县从遵循发展规律、尊重百姓意愿出发,稳步推进城镇化步伐,并着眼于“人的城镇化”这一根本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,让文化与城镇化相得益彰,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“软红利”。

本报记者 吴宝书
本报通讯员 魏忠友

责任编辑:
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
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友情链接 网站公告 网站地图
© 郓城信息港 鲁ICP备18022462号-1
客服电话:0530-53425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