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郓城信息港 > 网站新闻 > 社会新闻 >  菏泽农村,结婚彩礼“有点高”

菏泽农村,结婚彩礼“有点高”

发布时间:2014-06-21 01:35:58   来源:菏泽网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准新郎难得直掉泪

  “‘万里挑一’?你out了,那早已成为历史!”6月18日上午,郓城小伙凌风(化名)在接受牡丹晚报记者采访时说。23岁的凌风家住郓城县陈坡乡,3个月后将踏入婚姻的殿堂。回忆起自己“脱光”的前前后后,他连说“难得直掉泪”。

  虽然和未婚妻是高中同班同学,两人情真意切,但两个人谈恋爱时,凌风的长相没有入准岳母的“法眼”,所以说二人订婚、结婚还是“得按规矩办”。“彩礼10万,见面礼3万,双方家长商定结婚日子时又加了2万,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费用,加一块大约1万。”凌风回忆起来,禁不住长吁短叹,“我妻子还算体贴我,没要‘三金’和轿车,否则又够我‘喝一壶’的了。”

  “那你们的新房是怎么解决的?”记者问,房子是人生大事,采访“婚事”不可不涉及“房事”。

  “我是在郓城县城买的房子,虽然女方没要求,但在这之前我就买了。”凌风说。

  “买房子的钱是你们两人出还是你自己出?”记者问。

  “哥,你真是太天真了,购房款当然是我自己拿了。”凌风忍不住笑了起来,但笑容里隐藏着许多无奈,“在老家盖一出院落大约要二三十万,差点的也要一二十万,我在城里买房子花了40万。”他随后解释,女方并没有要求自己必须在县城买房子,但问题是他自己在老家也没有现成的房子,况且他和未婚妻都在郓城城里打拼,“在家盖房子还不如在城里买划算”。

  “我身边的同龄人,彩礼一般在12万元左右,几十万的只是听说但没见过。”据凌风介绍,“此外还有3万的见面礼,再加上‘送好费’、‘改口费’、衣服钱、被子钱,加起来至少十五六万元,这还不算婚宴。”

  娶媳妇花了30万

  巨野县大谢集镇是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知名蒜乡,几年前“蒜你狠”的时候,不少农民依靠种植大蒜发家致富,所以这里的彩礼也格外“引人瞩目”。

  “五年前,我们这里不少人都盖起了两层小楼,并且像城里人那样铺地板砖、吊顶,买电脑、扯网线,所以彩礼也比较高。”40多岁的谢女士回忆说,虽然这几年蒜价“跌跌不休”,广大农民的收入也“缩水”不少,但高额的彩礼依然很“坚挺”。她当兵的儿子明年复员,从年初开始她便开始为儿子的婚事发愁。不是愁儿子找不到对象,而是愁高昂的结婚费用。

  据她介绍,巨野县东南部部分乡镇,彩礼的“市场价”为8万8千元,条件好的为10万零100元。除了彩礼,订婚、结婚的费用还包括“压包袱”钱、婚前“送好”钱等。“去年盖房子已经花去了近20万,订婚的钱还没有筹够,结婚的钱不知道到哪儿去弄呢。”说起彩礼,谢女士皱起了眉头。“别说‘三斤三两’了,听说我们镇上一些富户已经兴起‘六斤六两’了,我们邻居的孩子刚结婚不久,他从订婚到结婚,前前后后花了30多万元,这还不算房子。”谢女士说,虽然“六斤六两”仅仅是听说,没有亲眼见,但她认为“那一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”。

  高额彩礼引发婆媳对骂

  “我有一肚子的话,实在忍不住,向你说一说。”看到牡丹晚报连日来打出的“婚事”启事后,读者王女士6月19日拨通了记者的电话。

  王女士家住鄄城县彭楼镇,6月3日,她朋友的儿子举行婚礼,她前去贺喜,了解了“一肚子的烦恼事”。王女士的朋友家住牡丹区高庄镇,朋友的儿媳妇是曹县人。“见面礼要了2万8000元,结婚前又要10万元,男方还要负责购买家具、家电等结婚用品。”王女士说起来特别激动,“婚前‘送好’时拉了满满当当一农用三轮车礼物,香烟、白酒、水果都是整箱的,总共花了6000多元钱。”

  据王女士介绍,她的朋友有两个男孩,举办婚礼的是大儿子,小儿子还在上大学。“一个农村人,靠种地为生,家里能有多少积蓄,况且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。”王女士说,“但是没有办法,女方的要求必须得满足,否则她就不结婚。”她说,为了筹措彩礼,她的朋友“全家总动员”,大家都出去借钱。“为此,一家人都看着刚过门的儿媳妇‘别扭’,现在一家人过得疙疙瘩瘩的。”王女士感叹道。

  无独有偶,王女士有一个邻居,其儿子去年结婚,女方家是郓城的。“彩礼特别重,婚前‘送好’时也是拉了一三轮车礼物,女方要求‘10个10’,10箱酒、10条烟、10只鸡、10条鱼……”由于男女双方婚前就因为彩礼闹得不愉快,所以婚后婆媳关系非常紧张。“婆媳二人几乎大吵三六九、小吵天天有,最厉害的时候两人站在大街上对骂,引得一个村子的人都议论纷纷。”王女士说。

  农村彩礼10年涨10倍

  从“六千六”到“万里挑一”再到“三斤三两”,菏泽农村彩礼10年里上涨了10多倍。

  “那时候,我们这里彩礼的‘市场价’是6600元钱。”33岁的朱先生家住曹县梁堤头镇,他2004年年底订婚,2005年底结婚。“记得订婚时,除了6600元钱的彩礼,其它的还有烟酒、点心、瓜子糖块等,但这些花不多少钱。”朱先生回忆,“第二年,我们这里的彩礼就涨到了‘万里挑一’,随后一年一个价。”据他介绍,他们附近的乡镇,今年年初时的彩礼“市场价”是六万六或八万八。“估计2015年春节彩礼还会涨。”朱先生分析说,他给出的理由是“物价都在上涨”。至于房子,朱先生结婚时的新房也是当时的“标配”,四间带走廊的砖瓦房。“我们这里叫‘四间房子一头沉’,当时大家结婚基本上都是用这样的房子。”10年过去,朱先生说现在时兴盖两层楼房或者在曹县县城买房子。

  订婚、结婚的费用逐年上涨,体现在各个环节。而谢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,很引人深思。在当地,男女双方订婚时,除了彩礼这个“大头”外,还有另外一个费用——“压包袱”,即男方给女方的亲友每人一个包袱,里面通常装些礼品。谢女士回忆,“压包袱”是当地多年来的订婚习俗,早些年用来压包袱的多为瓜子、糖块、点心等食品,而近几年这些食品被“真金白银”所代替。“里面一般压三四万现金,还有压金戒指、金耳环的。”谢女士说。记者 姜培军

 

责任编辑:
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
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友情链接 网站公告 网站地图
© 郓城信息港 鲁ICP备18022462号-1
客服电话:0530-53425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