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郓城信息港 > 网站新闻 > 社会新闻 >  郓城夫妇苦寻女儿他当天帮着找回(图)

郓城夫妇苦寻女儿他当天帮着找回(图)

发布时间:2014-07-31 21:50:31   来源:济南时报  浏览:   【】【】【

伊洪武下村走访村民

【编者按】

 或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,或扶危济困为民解忧,或除暴安良维护正义,哪里有需要,他们就出现在哪里。他们是光荣的人民警察,是守护一方的平安使者。他们用真心的付出,诠释“美”的概念。
 长清区公安分局与济南时报《长清晨刊》联合开设栏目《共筑平安梦想 寻找最美警察》,为您介绍那些可亲可敬的优秀民警,为您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最美瞬间。本栏目长期开设,如果某位警察的所作所为深深打动了您,您也可以联系本报记者(电话87236077),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您的故事。
 “我们是从外地来的,女儿离家出走了,我们当地公安说女儿很可能在长清,希望你们帮忙寻找……”这是信访民警伊洪武之前处理的一件事。
 长清法制大队三中队是长清公安的对外窗口,该中队民警伊洪武的主要职责就是接待信访群众。有事咨询可以找他,需要救助可以找他,对案件处理不满意也可以找他。“不怕来访群众不听我们的劝说,就怕来访群众不说出真实的想法”,这是伊洪武的口头禅。
 郓城夫妇找离家女儿,他当天帮寻回
 3月10日刚上班,信访民警伊洪武就接待了来自郓城的市民彭某和张某。原来,他们正上初二的女儿杨某,因QQ聊天认识一位老家聊城高唐的黄某,随后于3月6日离家出走。郓城警方告诉他们,女儿杨某和黄某很可能在长清。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长清公安分局求助。
 伊洪武经过多方查找,得知黄某多次夜间在天桥区某网吧上网。他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告知彭某夫妇,并提供行进路线。在他们赶往天桥区查找的同时,他一直与对方保持联系,将最新信息告知他们。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孩子当天就找到了。
 3月24日上午,彭某夫妇一家4人,专程驱车从郓城赶到长清,向伊洪武当面致谢。
 伊洪武告诉记者,帮彭某找孩子的事情并非个例,自2009年到法制三中队以来,他接待过无数信访群众,其中求助者占很大比例。而他能做的,就是帮忙协调解决。“群众反映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,都得重视。”入狱15年丢户口,他帮六旬老人落户
 自机关民警包村居活动开展以来,伊洪武的工作不仅限于坐在办公室等待信访群众,只要有时间,他就往所包村居跑。
 5月8日,伊洪武到归德镇万庄村走访了解到,六旬村民老万年轻时在河南打工期间犯罪,被判入狱15年,1995年刑满回村,户口问题一直未解决。此外,因为判刑入狱一事,他和儿子、儿媳之间一直有矛盾。
 伊洪武第一时间向有关领导汇报,并向户政部门了解情况。原来,老万出狱后一直没到原户籍地河南省舞钢市院岭派出所报到,其户口被注销。随着户籍信息的广泛应用,老万才觉得应该解决自己的户口问题了。但因其户口当时不在长清,长清公安分局无法为其落户。在伊洪武的指点下,老万两次前往河南舞钢,开具了情况说明。
 但问题又随之而来,因老万与其子的父子关系、与妻子(06年其妻子病逝)的夫妻关系,无法在长清区民政局、档案局查找到相关证明材料,落户又遇阻。
 6月10日,老万又向伊洪武求助。他领着老万找到户政管理科科长赵谦,最终解决困扰老万多年的户口问题。老万激动地说:“30多年的黑户终于在伊警官的努力下解决了,我的出行、医保等问题终于解决了……”
 在解决户口问题期间,伊洪武还与老万的儿子电话联系,从“谁没有年轻过、谁没有犯过错的时候”讲起,最终取得其儿子、儿媳对老万年轻时所犯错误的理解,一家人和好。
 下村路上遇见迷路老人,他及时伸援手
 5月29日,伊洪武准备去所包村看看,刚出门就在路上发现一位神情紧张的老人。伊洪武遂将老人带进信访接待室,为其倒上开水。
经询问,老人向某,已经88岁了,东北籍人,儿女都在长清打工,老人一早出门迷了路。老人说出女儿的名字,伊洪武开始忙碌,辗转联系上老人的女儿。20分钟后,其女儿赶到信访接待室,见到老人安然无恙后激动万分。临走前,伊洪武多次嘱咐老人家属一定要小心照顾好老人,避免老人走失等类似事件的发生。
 “群众满不满意,更多的时候不是写在纸上,而是反映在群众的脸上”,这是伊洪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无数次的信访接待让伊洪武意识到:公安机关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,开展群众工作就必须要顺民意、保民安,必须解民难、化民忧,从小事做起释放善意,将真情融入工作之中。记者 翁利丹


责任编辑:
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
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帮助 友情链接 网站公告 网站地图
© 郓城信息港 鲁ICP备18022462号-1
客服电话:0530-5342598